當前位置:首頁 > 產(chǎn)業(yè) > 文旅
移路北美:第十三篇 溫村的那些事
法制與反腐新聞網(wǎng)海南新聞(夢藍山)很多初識溫哥華的人,多是通過新聞和各種八卦,因為很多知名的事和人都和“溫哥華”這么一個地方有關(guān)。比如很多案件的大佬,長期滯留在溫哥華,引渡回國;某香港富豪的女友,生了幾個孩子,每個孩子數(shù)億港幣的費用;還有港澳臺、大陸明星扎堆在溫哥華買房、生活,這些人和事總是讓溫哥華緋聞不斷。當然,最近的中加關(guān)系,更是把溫哥華推上了風(fēng)口浪尖,成為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焦點。為什么一個兩百萬人口,經(jīng)濟并不繁榮的溫哥華,每天都演繹著這么的故事呢?
這么多的名人軼事,意味著溫哥華藏龍臥虎。可是誰家的房子更大,誰家的財富更多,誰的名氣更響,和多數(shù)人無關(guān),因為別人也不會分你一分錢。西人的主流社會,雖然財富和階層也涇渭分明,可是沒有誰因為鄰居是高官、還是富豪,從而多看一眼。他們的原則是,為自己活著,不在乎別人眼里的自己,更無所謂自己眼里的別人了。所以,今天話題里溫哥華的那些事,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,就當大家放松一看吧。
總有人在前面為你開門:幾乎在每個公共場合,學(xué)校、商場、圖書館、社區(qū)中心等,一般至少有兩扇門。一扇是自動門,主要是為了身體不方便的人士。另外手推門,走在前面的人,總是會為后來者推著門,直到確保人員安全接手。這個細小的動作,隨處可見。事情雖小,可是傳遞出來的卻是滿滿的關(guān)懷和溫暖。
總有車很遠為你停下:剛來的時候,過馬路非常不習(xí)慣。即使在路口綠燈,過馬路時也會東張西望,確認車子后再穿越人行道??墒牵@里的老外,只要綠燈,頭也不抬的就直接過去。而且很多時候,只要有人穿越馬路,車子就很遠停下來,等待行人走過。在西溫這個城市,更是非常的普遍,很多人沿馬路停車后,走到對面買東西,直接穿越馬路而過。這時候,很多車子遠遠停下,仿佛害怕嚇到行人一樣。后來有人說,半個世紀前西溫的交通法規(guī)定了,行人可以隨時穿越馬路,而且車讓人。這個規(guī)定,是需要和當今社會的現(xiàn)狀與時具進呢?還是繼續(xù)保留呢?
總有兒童套餐和畫筆:在這里吃飯,只要是西人的餐館,一般都有兒童套餐。也就是有專門針對孩子的飲食,價錢通常比成人便宜一半。而且從孩子入座開始,服務(wù)人員總會給每個孩子,一袋蠟筆和各類畫紙。應(yīng)該是讓孩子們在等餐的時候,既更有耐心的去等待,而且更激發(fā)孩子的興趣和愛好。也避免了孩子在飯店里大呼小叫,追逐不已的狀況。
總有陌路人點頭和問好:當走在路上或者乘坐電梯時,西人經(jīng)常都會有禮貌的說一聲Hi,頓時你會覺得心情大好,因為誰不喜歡善意的問候呢?有一年帶著80歲的老媽媽出去,無論身處何地,也不管語言是否相通,她總是能夠遇見不同形式的問候。至今老媽,念念不忘的一件事:我去給她買咖啡,讓他們在路邊觀海看景等候。幾分鐘里,兩個老外和她聊天氣,另外一撥老外,贊美她的項鏈好漂亮。她說自己一個單詞也不明白他們究竟說了什么,可是對方的熱情的眼神、身體語言的表達,讓她感受到無比的開心和溫暖。
總是人頭攢動的圖書館:原本以為圖書館就是偶然去借幾本書,看完了去還的事??墒沁@里的圖書館,往往早上開門前就排著隊,有的還書再借書,有的參加圖書館里的中文、英文課程,有的查找資料。每天下午3點放學(xué)和周末,圖書館里更是絡(luò)繹不絕,孩子、老師和家長,都匯聚在這里或者安靜的做功課,或者補習(xí)一些課程。真正讓人感動的是,每次都可以看見很多老人,白發(fā)蒼蒼,老得走不動路了,坐著電動輪椅,顫顫巍巍的在書架前選書。一個從小泡在圖書館,學(xué)在圖書館,老了仍然來到圖書館的人、家庭或者民族,精神會是何等的富足,物質(zhì)更不會差到哪里去吧。
馬路停車和變道:溫哥華有很多馬路邊可以停車,有時要馬路靠邊停車,后邊的車子看見后,會非常耐心的等待前車停車入位。還有就是有時走錯了道路,需要變線時,只要給后面變道燈,通常后面的車子都會友好的給出空間。即使,高峰時間,車子前后一望無際,也很少有人得理不饒人般的,裝作沒有看見。說實話,即使是幾只加拿大雁,晃晃悠悠的過馬路,司機也是排著長隊,耐心的等待。
不方便人士的方便:送孩子去幼兒園,看見有一個孩子有人在特別照顧。原來是政府派的專業(yè)人士,從早到晚陪護,以方便家人專注上班。即使下班后,有其他專業(yè)的人士到家里幫助孩子,進行康復(fù)訓(xùn)練。除了圖書館、醫(yī)院等任何公共場合各種方便之外。就連社區(qū)的游泳館里,專門配備了可以放在游泳池里的推車,和專門服務(wù)的志愿者。讓不方便的人,和正常的人一樣可以享受到游泳的樂趣,更深刻的體現(xiàn)了人性的關(guān)愛。
一扇扇有人幫扶的門,一輛輛不打擾行人的車,一只只小小的彩色的蠟筆,一次次簡單的問候,一張張安靜讀書的面孔,一個個耐心的等待的司機,一位位不方便,但生活在方便里的人......和大洋彼岸的高樓林立,商業(yè)繁榮相比,實在是小巫見大巫,都是不能再小的事??墒钦沁@些小事,蘊藏著便利、友善、幫助、問候,在平凡的生活里給人以溫暖、自由和平等。
所以,溫村的大事不絕,小事也不斷,但總是給人驚喜連連!